第五十四章 移驾(2 / 2)

“心有烈火,不泄而增,是为剧毒,御史大夫可要弑君?”义妁明眸皓齿,但说出的话,却是让人那样心惊动魄。</p>

良医不问时政,她不想知道宫内宫外的是是非非,陛下的龙体,要说有病也有病,要说没病也没病,心火旺盛,短时间是烧不死人的。</p>

可是,故意开错药方,等同烈火烹油,龙体的违和就会明显了,到时候,自知没病却患病的陛下,恐怕会杀了她和家族所有人。</p>

义妁知道董仲舒没有恶意,更多的是善意,但这不能掩饰儒生那好为人师的恶习,小小的给了个教训。</p>

“绝无此意!”董仲舒说道。</p>

“倒是御史大夫,似乎吐了不少的血,该进补一二了。”</p>

义妁望着董仲舒那面如金纸的脸,“御史大夫若需单方,可来太医院寻我。”</p>

飘然而去。</p>

董仲舒心潮起伏,直到恢复平静,这才迈入大殿中,“储君拒绝监国,臣特来向陛下复旨。”</p>

刘彻盯着董仲舒,脑海中回忆着廷尉狱中与庄助的最后一面,一个仅有几分精明几分死学的儒家宗师获得那样推重,如今看来,未免太可笑了,想来死前的庄助的确老眼昏花,看错人了。</p>

“董仲舒,朕看你尚算读书有志,谦恭谨慎,三公之位,或对你勉强,再入中朝,当个博士,随驾左右吧。”</p>

随着请君入瓮的计划失败,群臣上疏,朝变在即,哪怕他再不愿意承认,事实已然如此。</p>

但刘彻相信,这是暂时的,就像即位之初,祖母窦太皇太后对他尊儒尝试的镇压一样,终有一天,他会把失去的拿回来。</p>

而且,不会太久,窦太皇太后给他留下的,是孝文、孝景之治的无数积累,但他给太子留下的,是十数年来汉匈战争过后的国库亏空,满目苍痍。</p>

国政,不是那么容易当的,富国、强民的道路,有且仅有一条,那就是变法。</p>

古往今来者,变法成功与否,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,得罪无数的人,一旦怨恨沸腾,便是他翻盘的时候。</p>

到那时,皇后、储君、卫氏、新兴军功集团……所有的人,都要迎接真龙的愤怒。</p>

在此之前,要对外廷的渗透、对中朝的安排,来像过去太子所做的那样,居于外,而遥使政令。</p>

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之位,是必须要拿到的,换成心腹之臣的枚皋,制衡丞相府,中朝的吾丘寿王,继续制衡卫青、霍去病。</p>

董仲舒没有犹豫,深深一躬,“多谢陛下知人善任。”</p>

被储君识破儒生帝国计划,董仲舒就直觉死期将至,苦思冥想求生的可能,不成想,陛下却将活路送来了,躲入中朝,当个小小的博士,伴随在龙驾身边,储君再想杀他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</p>

胶西国的经验告诉他,活着,就有希望。</p>

“当国,太子想当,朕遂了他们的意又如何?”</p>

刘彻的眼睛炯炯有神,望着殿外的白雪宫檐,冷着声调,“去拟旨吧,请太子择地当国,长安也好,北军也罢,即便是洛邑,朕都随他!</p>

太子应该还会辞让,多拟两道旨意备着。”</p>

“喏。”</p>

“朕自去甘泉宫,就不劳太子流放了!”</p>

“恭送陛下移驾,千秋万岁,长乐未央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