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趋应天:徐家的算计
奉天殿前广场,人头攒动。</p>
九天之上的巨幅天幕,光芒流转,再次将洪武十三年的时空,强行拽入数十年后的靖难烽烟。</p>
这一次,画面并非激烈战场,而是一种带着冰冷回顾意味的叙事。</p>
影像里,一个身着绯色一品武官麒麟补服、面容与徐达有几分相似的年轻男子,神色焦灼地在灯火通明的殿堂内踱步——正是年轻许多的徐增寿。</p>
旁白之音如同冰泉流淌,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:“建文即位,徐增寿擢左都督。燕王起兵前,其屡于御前力陈:‘燕王至亲,富贵已极,何故反耶?’”</p>
画面切换:深夜书房,烛影摇曳。徐增寿伏案疾书,写罢,将密信小心封入蜡丸。一名做家仆打扮的精悍汉子悄然接过,消失在夜色中。</p>
旁白:“靖难既起,增寿暗通燕王,多泄朝廷军机虚实于北。”</p>
再转:金川门巍峨的城楼在望,杀声震天!身着甲胄的徐增寿带着一小队亲兵,神色决绝,正欲冲向紧闭的城门绞盘!突然,一队手持火把、身着文官服饰的兵丁如狼似虎般冲出,为首一人厉声大喝:“徐增寿通燕,奉旨擒拿!”瞬间将其扑倒在地!</p>
最后的画面,定格在一处宫苑。徐增寿被两名侍卫死死按跪在地,龙袍染血的建文帝朱允炆双目赤红,状若疯魔,手中宝剑高高扬起,狠狠劈落!寒光闪过,一颗头颅滚落尘埃,那双年轻的眼中还凝固着惊愕与不甘。</p>
旁白冰冷宣判:“金川门事泄,建文怒甚,亲执剑斩之于左顺门。然其内应之举,已重创金陵城防,燕王终破城而入。”</p>
天幕光芒暗下,广场上一片死寂。无数道目光,如同无形的探针,唰地一下聚焦在殿外勋贵家属席位中那个脸色瞬间煞白的少年身上——洪武十三年的徐增寿,此时才十二岁而已!</p>
短暂的死寂后,勋贵堆里猛地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嗡嗡议论。</p>
“嘶……”颍国公傅友德倒抽一口冷气,咂摸着嘴,眼神复杂地瞥了一眼脸色惨白、强作镇定的徐增寿,又望向殿内徐达那模糊的背影,“徐老三……够胆!也够狠!拿自个儿的脑袋给全家铺路!”</p>
“铺路?这是铺了条通天大道!”宋国公冯胜捋着短须,浑浊的老眼里精光闪烁,压低了声音对身边的永昌侯蓝玉道,“天德兄(徐达)家教厉害啊!老大徐辉祖在应天,顶着魏国公的名头,必须得站建文那头,不然阖府上下几百口子,。”傅友德摇摇头,“我押三十匹川马,赌徐增寿子嗣承袭魏国公爵位!”</p>
“我也赌袭爵!”王弼附和道。</p>
“对对,袭爵更可能!”其他如武定侯郭英、长兴侯耿炳文等勋贵也大多摇头,觉得蓝玉的想法过于“异想天开”,纷纷下注在徐增寿后代直接继承魏国公爵位这一边。</p>
一时间,广场上竟成了临时赌场,勋贵们交头接耳,议论着各自的下注,紧张又兴奋的气氛暂时冲淡了天幕带来的血腥与沉重。</p>
此时才十二岁的徐增寿坐在勋贵家属席中,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、含义复杂的目光——有同情,有算计,有探究,甚至还有一丝隐藏的羡慕?</p>
他脸色依旧苍白,手心全是冷汗,身体微微颤抖。未来的自己,竟是这样死的?为了家族,被建文皇帝亲手砍了头?</p>
而此刻,自己的命运,甚至死后子孙的爵位,竟成了这群骄兵悍将的赌注!一股荒谬绝伦的寒意,从脚底直冲头顶。</p>
奉天殿内,气氛却与殿外的喧嚣赌局截然相反,冰寒刺骨,落针可闻。</p>
龙涎香的气息仿佛凝固了。天幕上徐增寿被建文帝挥剑斩首的画面,如同最锋利的冰锥,狠狠扎进了殿内每一个人的心脏。</p>
太子朱标脸色惨白,嘴唇微微颤抖,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徐达。</p>
魏国公徐达,这位为大明开国立下不世功勋、被朱元璋倚为肱骨的大将军,此刻如同被瞬间抽走了所有精气神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