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大的失落与隐隐的危机感,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。</p>
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。</p>
殿内气氛压抑紧绷,如同拉满的弓弦。</p>
朱元璋面沉似水,盯着天幕上儿子仓促登基的景象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。</p>
朱标侍立一旁,忧心忡忡,欲言又止。</p>
徐达垂首肃立,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一片——天幕上那个成为皇后的,是他的长女徐妙云!这份泼天的“荣耀”,此刻带来的只有灭顶的恐惧!</p>
就在这时,一阵熟悉的、温和而坚定的脚步声从后殿传来。</p>
马皇后,这位洪武朝的定海神针,终于回到了奉天殿前。她衣着朴素,神色平静,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。</p>
她的出现,如同温暖的阳光刺破阴霾,殿内外所有勋贵官员紧绷的神经,肉眼可见地松弛下来。</p>
永昌侯蓝玉甚至偷偷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,感觉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——老姐姐回来了!命保住了!</p>
马皇后走到御阶旁,目光扫过天幕上登基的朱棣和被册封为皇后的儿媳妇,眼神复杂,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。她转向朱元璋和朱标,语气平淡无波,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决然:</p>
“吕氏(朱允炆生母),已经疯了。”短短六个字,交代了那个未来“建文皇帝”生母的结局,再无多言。</p>
殿内死寂。</p>
朱元璋看着老妻,又瞥了一眼面如土色、身躯微颤的徐达,忽然咧嘴一笑,那笑容带着帝王的冷酷与一丝不易察觉的“亲昵”。</p>
他站起身,几步走到徐达面前,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徐达僵硬的肩膀上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闷响:</p>
“天德(徐达字),瞧见没?咱老四当皇帝了!你养的好闺女!这皇后之位,非她莫属!老四小子敢立别人?借他仨胆儿!”他语气豪迈,仿佛在谈论一件理所当然的喜事。</p>
徐达被拍得一个趔趄,膝盖一软又要跪下请罪。马皇后适时地伸出手,轻轻虚扶了一下,嗔怪地看了朱元璋一眼:</p>
“重八,你就别吓唬天德了。这些日子,他这心里跟油煎似的,没一刻安生过。”</p>
朱元璋闻言,非但不恼,反而哈哈大笑起来,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。</p>
他重新坐回龙椅,翘起二郎腿,看着天幕上朱棣身着龙袍的身影,眼中精光闪烁,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、近乎嘲弄的笃定:</p>
“吓唬?咱说的是大实话!他徐家的闺女不当皇后谁当?”老皇帝顿了一下,目光扫过徐达,又落回天幕,语气变得异常轻松,甚至带着点不屑,</p>
“外戚?咱用得着担心这个?徐达,你两个儿子,老大(徐辉祖)一根筋跟着建文走到黑,老三(徐增寿)为了他姐夫把脑袋都混丢了!老四朱棣?”</p>
朱元璋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,“论功业,他打下的这片基业,比咱当年也差不了多少!他自己就是一头猛虎!他坐江山,用得着怕丈人家?咱会担心外戚坐大吗?”</p>
一番话,赤裸裸地道破了权力格局的真相,冷酷而现实,更带着洪武大帝对自身权威以及对儿子朱棣能力的绝对自信。</p>
徐达听得心头剧震,寒意与一丝荒诞的安慰交织。</p>
朱棣的功业足以震慑一切,徐家两个儿子的“选择”也断绝了尾大不掉的隐患——这就是老朱不担心的底气。</p>
朱标默然。马皇后微微摇头,目光却再次投向天幕上那个困守北平、身份尴尬的肥胖身影——朱高炽。未来的风暴,远未平息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