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木之变,天子被俘!
奉天殿内,空气凝滞得如同铁块。洪武十三年的大明君臣,目光被头顶那片天幕死死攫住。那里,不再是祥云瑞彩,亦非王朝盛景,而是弥漫着绝望黄沙与呛人血腥的修罗场——土木堡!</p>
天幕的视角如同盘旋的秃鹫,冰冷地俯视着下方那片陷入绝境的庞大营盘。</p>
几十万明军人马,密密麻麻地挤在名为“土木堡”的高坡上,如同被遗弃在滚烫铁板上的蚁群。旗帜歪斜,营帐凌乱,一股无形的、令人窒息的焦渴感,透过天幕,直直压向奉天殿内每个人的心头。</p>
金色的文字带着残酷的精确度,揭示着致命的疏忽:</p>
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四日,帝与王振欲移师怀来,方惊觉已被蒙古铁骑合围!也先狡诈,先期尽占土木堡南唯一水源——妫川!堡内地势高亢,原有数井,焉能供数十万大军饮啖?明军掘井求生,深凿二丈,仍不见涓滴!</p>
“无水?!”</p>
魏国公徐达,这位曾踏遍北疆、深知水源乃行军命脉的开国。明军士兵在混乱中被自己人踩踏,被敌人砍杀,尸骸枕藉,顷刻间便塞满了沟壑,染红了干涸的河床!</p>
“解甲投刀者不杀!”瓦剌兵的呼喝声透过天幕传来,更如重锤般砸在奉天殿内每一个将领的心上。这是攻心!彻底的瓦解!</p>
就在这人间炼狱之中,一个血染征袍的魁梧身影爆发了!护卫将军樊忠,目眦欲裂,看着这由王振一手导演的国殇惨剧,积压的怒火终于冲垮了理智的堤坝!</p>
“贼子!纳命来!我为天下人诛此獠!”樊忠的怒吼如同受伤的雄狮,他挥舞着沉重的铁锤,逆着溃散的人流,不顾一切地冲向那个在乱军中茫然失措、脸色惨白的王振!在无数道惊骇目光的注视下,那凝聚着数十万将士血泪与滔天恨意的铁锤,带着凄厉的风声,狠狠砸落!</p>
“噗嗤!”</p>
一声沉闷的、令人牙酸的骨肉碎裂声仿佛穿透天幕!王振那颗曾搅动朝堂、葬送国运的头颅,如同被砸烂的西瓜,瞬间爆开!红白之物四溅!那肥胖的身躯晃了晃,如同一滩烂泥般栽倒在血泊之中。</p>
“杀得好!”蓝玉、冯胜、耿炳文等将领几乎是同时爆发出震天的喝彩!胸中那股憋屈至极的恶气,似乎随着王振的毙命,稍稍宣泄了一丝。这个祸国殃民的阉竖,死有余辜!</p>
樊忠锤杀王振的壮烈一幕带来的短暂快意,如同投入血海的一颗小石子,瞬间便被更大的绝望和屈辱所淹没。</p>
天幕的镜头,带着一种冰冷的、近乎残忍的聚焦,牢牢锁定在乱军中心——那个身着明黄色龙袍的身影,皇帝朱祁镇。</p>
变起仓促,帝之亲卫亦被冲散。残存亲兵护帝欲乘马突围,然乱军如潮,人马相踏,寸步难行!</p>
画面中,年轻的皇帝在仅剩的几个忠心护卫簇拥下,徒劳地试图策马,却被惊恐奔逃的溃兵一次次冲撞回来,狼狈不堪。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明黄龙袍,此刻在血污和尘土中显得如此刺眼而讽刺。</p>
护卫越来越少,瓦剌骑兵狰狞的面孔越来越近。绝望,如同冰冷的潮水,彻底淹没了这位年轻的“天子”。</p>
王振死,亲兵殆尽。帝索性下马,盘膝坐于血染黄沙之上,面南闭目,默然待缚。</p>
奉天殿内,死一般的寂静。</p>
朱元璋的龙椅扶手,在他那只枯瘦却蕴含着恐怖力量的大手下,终于承受不住,“咔嚓”一声,硬生生被掰断了一角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