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工坊的晨光中,工匠们神色凝重地望着天空屏幕。流感疫情的消息接连不断:不丹高原上的村落陷入恐慌,祖鲁部落的勇士们也在与无形敌人搏斗。
安哈尔特公国的百姓则陷入了否认与迷茫,不愿相信这场灾难的真实性。
\"瘟疫无国界啊,\"虾球师傅轻声说,一边翻看着各地订单。\"你们看,这个月朝鲜光州的纸匠订单全都取消了。听说那边闹饥荒,工匠们已经无心做工了。\"
木匠老李放下手中的锯子,叹了口气:\"浩罕也变了。那边选择了'再见,浩罕传统',听说是要全盘西化。我们的丝绸之路上少了个老朋友啊。\"
\"说到变化,\"年轻的铁匠小张插话道,\"俄国最近在推行学校强制同化教育,想让所有少数民族都说俄语、学俄文。
这和我们接到的订单也有关系,那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品,怕是要慢慢消失了。\"
天空屏幕突然闪现出美国的新闻:南方棉花大丰收,种植园主们欣喜若狂,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
然而紧接着是一则令人不安的消息:美国通过法案,要阻止自由州的移民。
\"真讽刺,\"虾球师傅摇头道,\"一边在庆祝丰收,一边却在筑起人与人之间的墙。那些棉花地里,不知道有多少是奴隶的血泪。\"
工坊角落里,一个专门收集各地工艺品的架子上,摆着一件来自光州的宣纸。
纸上的水墨画已经有些褪色,但仍能看出笔触的细腻。\"去年这个时候,\"虾球师傅轻抚着纸面,\"光州的纸匠还在跟我们谈论新的造纸技艺。现在却连饭都吃不上了。\"
屏幕上的新闻还在继续:旁遮普对阿富汗的征服行动被曝光,玻利维亚与智利的战事愈演愈烈。俄国正在多地打压比利时的影响力,政治的暗流涌动。
\"师傅,\"学徒小王犹豫着问道,\"这样的时局,我们该怎么办?\"
虾球师傅放下手中的工具,望着工坊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。
地图上,用红线标注着他们的贸易路线,有些已经因为战乱和疫情而中断。
\"继续做好我们的本分,\"他最终说道,\"在动荡的时代,更要保持工匠的初心。那些受苦的同行,我们能帮就帮。
比如光州的纸匠,我们可以预付一些订金,帮他们度过难关。\"
\"至于那些要抛弃传统的地方,\"他继续道,\"我们就把他们的老工艺记录下来。也许将来有一天,他们会重新寻找自己的根。\"
夜幕降临,工坊里的灯火依然明亮。工匠们专注地工作着,仿佛要用手中的工具抵抗这个世界的无常。
架子上的光州宣纸在灯光下泛着微光,像是一个无声的见证,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悲欢离合。
屏幕上的新闻依然在闪动,世界仍在变迁。但在这个普通的工坊里,工匠们选择用他们的方式,守护着那些即将消逝的传统,连接着那些被命运撕裂的同行。
---
暮色中的工坊格外安静。虾球师傅望着天空屏幕,一条条疫情消息让人心头沉重:
印度那格浦尔的民众仍在否认流感的存在,德兰士瓦的部落正在奋力抵抗疾病的侵袭,阿布扎比已经开始实行隔离,暹罗的霍乱更是愈演愈烈。
\"这些消息,\"木匠老李摘下口罩,轻声说,\"让我想起了去年的暹罗订单。那位老主顾现在不知是否安好。\"
\"说起订单,\"铜匠威廉插话道,\"波斯的家庭工坊倒是给了我们一些启发。他们提出要'聪明地工作',在疫情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。\"
虾球师傅点点头,走到工坊的一角,那里摆着一排特制的香料盒。
这是他们最近的新产品,专门为隔离中的家庭设计。盒子精致小巧,可以密封保存药材和香料,还能防潮防蛀。
\"克拉科夫的同行们倒是走了另一条路,\"皮匠杰克说,\"他们相信自由交流才是进步的源泉。
看,他们的工坊现在成了'科技进步的发电厂',连外国人都在称赞。\"
屏幕上闪过摩洛哥的新闻:当局再次搜查底层社会,街道上弥漫着紧张气氛。
与此同时,萨克森-魏玛的地下印刷厂依然在暗中运转,当局似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\"这世道,\"学徒小王叹息道,\"光是活着就不容易。\"
\"但这正是我们工匠价值之所在,\"虾球师傅走到工作台前,抚摸着一个半成品香料盒,
\"在困难时期,我们用双手为人们提供实用而美好的物件。\"
他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:\"你看,疫情肆虐的地方,正是最需要我们智慧的地方。那格浦尔不愿承认流感?
我们可以把香料盒改良成药材储存箱,悄悄帮助他们防疫。阿布扎比在隔离?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让居家生活更舒适的器具。\"
夜色渐深,工匠们开始收拾工具。虾球师傅却还在灯下忙碌,他正在一个香料盒的盖子上刻画着暹罗传统的祥云纹样。
\"这是要送给暹罗的老主顾吗?\"小王好奇地问。
\"是啊,\"虾球师傅微笑道,\"在这个艰难的时刻,我们不仅要送去实用的物件,更要送去一份希望。这朵祥云,愿它能驱散疫病的阴霾。\"
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,工坊的灯火依然明亮。工匠们的手中,一件件作品正在成形,承载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关怀与期许。
天空屏幕上的新闻依然闪动,疫情、政治、战乱的消息此起彼伏。但在这个不起眼的工坊里,工匠们用他们的方式,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守护网,连接着世界各地受苦的人们。
\"明天,\"虾球师傅在熄灯前说,\"我们该研究一下德兰士瓦的订单了。他们正在抗疫,也许需要一些特别的器具。\"
夜风送来远处的钟声,工坊终于陷入黑暗。但工匠们的心里,已经种下了新的希望之种。
他们知道,在这个疫病横行的时代,工匠的价值不仅在于制作精良的器物,更在于传递温暖与希望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