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神秘的魔法技术与逆向工程(2 / 2)

这颗格雷姆林的颜色与在甲类魔物异种中见到的完全相同,漆黑如墨。其直径达到了122毫米,刷新了世界最大尺寸的记录。不仅如此,它还是天然的双层结构。

虽然我擅长对格雷姆林或魔石进行多层结构加工,但某些魔物天生就拥有这种多层结构的格雷姆林。其中最着名的便是野生龙类。在美国,天然多层结构的格雷姆林被称为“龙炉格雷姆林”,并被视为珍品。

即便是丙类魔物中,也存在天生拥有多层结构格雷姆林的种族。所以,格雷姆林的多层结构并不直接意味着魔物的强大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些魔物所使用的魔法往往更为强力。

作为世界最大、且具天然多层结构的格雷姆林,魔王的这颗格雷姆林已经足够引人注目。然而,它还具有更加特殊的特点。

最令人费解的是它的解理面。

解理面是指晶体结构中容易破裂的表面。通常情况下,格雷姆林的解理面无法用肉眼看到,但通过放射线照射,可以使其褪色,从而短暂地显现出来。

当对魔王的这颗格雷姆林进行解理面可视化处理时,发现了其他格雷姆林或魔石中从未出现过的特性。

显现出的解理面并非自然杂乱,而是遵循某种几何规则,排列得井然有序。这种规则看起来完全不像是生物性的,反倒更像是工程学上的设计,而且是极为高超的设计。

基于此,美国推测,魔王的这颗格雷姆林实际上是某种智慧生命体制造的人工物。

如果大胆推测,这可能是某种侵略用的兵器。

关于格雷姆林是生物兵器的假说,其实早已被提出过。这不仅是日本的想法,美国也有类似的观点,甚至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提及过。

毕竟,格雷姆林灾害夺走了人类的电力技术,魔物横行导致人类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。

将这一切视为灾害,固然无可厚非,但若认为它是一次侵略行动,也有很大的说服力。

香塔克座流星雨降下的魔石,或许正是侵略的第一波生物兵器。这些魔石成为孢子的种子,扩散了格雷姆林,摧毁了人类的电气技术。

随后,魔物加速了对人类的压迫。最后,魔王负责收集魔石,吸收超越者,剥夺人类的反抗手段,以达到彻底击溃的目的。这样的逻辑看起来似乎很通顺。

然而,如果说格雷姆林或魔王是侵略军的生物兵器,也有许多地方说不通。

首先,魔物并非对人类具有主动敌意。

当然,它们会为了争夺地盘驱赶人类;饿了会捕食人类;也会传播疾病;甚至有些魔物确实会特别喜欢以人类为食物。

但这些行为,与地球上的野生动物并没有本质区别。并不是只有魔物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。

至今为止,没有发现那种毫无理由、只为了杀戮而热衷于屠杀人类的魔物。魔物为了生存和繁衍,不可避免地与人类发生冲突,但要说它们是带有恶意的侵略生物兵器,似乎还是站不住脚。

假设真有一个对人类抱有敌意的智慧侵略者,真想彻底消灭人类,只需像蘑菇魔物那样制造出一场全球规模的瘟疫即可。如果能再连续制造三四次类似蘑菇魔物大流行的灾害,人类早就灭绝了。

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。

是因为做不到?还是因为不想做?亦或是根本没有这样的打算?

以格雷姆林为例,虽然它们摧毁了人类的电力技术,让文明倒退了至少150年,但它们同时也带来了魔法技术,俨然成为了人类的“普罗米修斯”。如果格雷姆林是为了毁灭文明的生物兵器,这种表现未免过于矛盾。

再说魔王。

魔王执着的目标并非屠杀普通人,而是收集魔石和吸收超越者。对普通人,魔王几乎不屑一顾,也没有进行无目的的破坏或屠杀。

失去魔石和超越者的话,人类将陷入无比严峻的困境。因此,从结果上看,它们确实构成了灭亡人类的威胁。

然而,如果说魔王的目的是为了毁灭人类,似乎也让人疑惑。

有一种说法认为,魔王打算彻底摧毁作为人类反击关键的魔石和超越者后,再全力推进人类灭亡。也有观点将其视为人类的敌人,这些说法可以理解。

但是,魔法生物的生态和体内构造实在让人费解。

魔王格雷姆林那规则化的几何学解理面,看在人类的眼里可能像是人工制造,但也不排除这只是某种普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(?)独特结构。

在美国,主张格雷姆林灾害和魔王是魔法文明发动的侵略的人并不少。毕竟,魔王曾肆意摧毁国土,这样的深仇大恨也并非难以理解。

但由于存在诸多难以解释的疑点,美国政府并未明确断定“魔法文明是侵略者”。

关于魔王格雷姆林的研究资料中,详细记录了它的价值和研究意义。归纳起来,无非是“魔王格雷姆林可能是解开魔法文明之谜的关键”。

因此,魔王格雷姆林的材料评估价值高得惊人。它的研究意义甚至远远超过其作为格雷姆林本身的价值。

我亲手使用了美国提供的格雷姆林解理面可视化装置,用自己的眼睛确认了魔王格雷姆林的内部构造。

通过装置的作用,漆黑的表面变得透明,规则而细致的几何学解理面显现出来。

「哦……确实挺像人工制品。如果真是人工制造的……这可太不可思议了……」

「真的那么像人工制品?我怎么看着就像一堆裂缝?」日和歪了歪头说道。

「你用肉眼是看不清细节的。用显微镜就能看出来……不对,等等,内部有正十二面体的分形结构?这里,是不是?这种结构是设计的一部分吗?是某种组件吗……?」

我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魔王格雷姆林,越看越觉得有趣。

可惜,可视化效果只能维持一个小时,随后颜色就恢复为漆黑,但这已经足够让我下定决心。

我重新检查了魔王素材列表,在“魔王格雷姆林”旁打了个大大的圈。

这一选择几乎耗尽了我全部的资源,因此只剩下余力拿了三支血液样本和一根骨头作为补充。

虽然魔石和骨头都非常有吸引力,甚至连角我也想要,但我对魔王格雷姆林的渴望超越了一切。它的价值远远高于其他所有材料,值得我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它。

美国将魔王格雷姆林视为揭开魔法文明之谜的钥匙,而在我看来,它在魔法杖制造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样无与伦比。

如果能够对魔王格雷姆林进行分解和解析,就一定能发现大量具有魔法意义的几何结构。那正十二面体的分形结构,绝不可能是偶然的。我现在只看出了分形结构,其他隐藏的几何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揭晓。

毫无疑问,魔王格雷姆林的所有结构都蕴含着魔法意义,它是魔法杖制造技术与理论的宝藏!

「好了,日和,把那些没被我打圈的材料都还给美国吧。」

「就这样决定了?不再多考虑几天吗?」日和有些迟疑地问道。

「就算再纠结几天,结论也不会变。」

我看着放在工作台上的魔王格雷姆林,摩拳擦掌,心中充满期待。

首先是详细观察,手绘草图,并通过非破坏性检测收集一切可能的数据。

接下来,将沿着解理面把魔王格雷姆林按几何结构逐步分解。估计总零件数在50万到100万之间。

要在不损坏任何零件的情况下完全拆解,恐怕需要半年时间,但这一切绝对值得。毫无疑问,这是一场逆向工程的盛宴。

如果魔王格雷姆林真是魔法文明的人工制品,那我就要将它分解、解析,并将其卓越的技术完全据为己有…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