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小姐,‘火种协议’已进入准备阶段。”
“谁授权的?”
“沈砚舟。”
“你擅自决定?”
“你不在的时候,我只能决定。”
“火种协议内容是?”
“重建全人类基础伦理体系,以人为本,摒弃神性操控逻辑。”
“需要几步?”
“五步:解构、筛选、同步、固化、共识。”
“启动权在哪里?”
“你手里。”
“江小姐,全球主逻辑链依旧在动荡。”
“动荡程度?”
“共识率下降到23.7%,已低于伦理崩塌阈值。”
“也就是说,世界再不立规则就彻底混乱?”
“是。”
“为什么不能让它彻底乱一次?”
“因为一旦彻底乱,就没法再救了。”
“那我凭什么立规?”
“因为你既是造神者,也是弑神者。”
“沈砚舟。”
“我听着。”
“你知不知道他们现在对我是什么态度?”
“救世主。”
“我不配。”
“但你有资格。”
“为什么不是你?”
“因为你从火里走出来,我只是走进火里的人。”
“你愿意做背景?”
“我只想让你站得更稳。”
“江小姐,您是否确认接入‘火种主指令’编写权限?”
“确认。”
“系统识别中……请说出您的第一条共识法则。”
“给我一分钟。”
“你在想什么?”
“我在想,第一条该写什么。”
“写你想守护的。”
“我想守住人性。”
“那你就写下那个‘不该被控制的东西’。”
“系统提示:江晚吟即将写下火种协议第一条法则。”
“请确认文字内容——”
“我确认。”
“请朗读。”
“第一条:任何组织、系统、个人,不得以‘秩序’之名,干预个体的自由情绪。”
“规则已立。”
“共识率回升至32.1%。”
“江小姐,您写的这句话……被全球转发三十七亿次。”
“我不是为转发写的。”
“那你为谁写?”
“为我死过的那一部分。”
“沈砚舟。”
“嗯。”
“你知道我曾经最怕什么?”
“怕没人懂你。”
“可现在我怕更多。”
“怕什么?”
“怕我一写下规则,又变成了他们口中的‘新神’。”
“你不是神。”
“但他们希望我是。”
“你不能管他们希望什么,你只写你必须写的。”
“江小姐,火种协议需要五条核心法则才能固化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
“请继续。”
“第二条:任何形式的情绪算法,均不得被用于意志操控。”
“第三条:不允许以群体意志强制修改个体情感偏好。”
“第四条:系统算法必须向公众开放,接受监督与修改。”
“第五条……”
“江小姐?”
“等等。”
“您犹豫了?”
“最后一条……我不想写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我怕写下,就有人用它来反驳我。”
“你可以不完美。”
“但我不允许他们用我写的东西,去伤害未来的某个人。”
“那你就在第五条里,写下防护机制。”
“我想不到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