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十七抚摸着鼓鼓囊囊的粮袋,突然有了主意:\"李叔,明天组织社员挖地窖。\"
\"啊?\"
\"分散藏粮。\"顾十七压低声音,\"每家每户都藏点,但不要互相告知藏了多少。\"
老李恍然大悟:\"这样就算查,也查不出总数!\"
\"还有,\"顾十七补充,\"明年我们明面上的产量只能比今年增长50%。\"
\"才50%?\"老李急了,\"那些新品种明明可以...\"
\"李叔,\"顾十七按住老农激动的手,\"想不想三年后家家住瓦房,顿顿吃白面?\"
老李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泛起泪光:\"想,做梦都想。\"
\"那就听我的。\"顾十七在地上画出三条阶梯状的上升线,\"第一年50%,第二年100%,第三年...我们放个卫星。\"
秋收总结会上,马专员突然发难:\"顾十七,你们明明有增产三倍的技术,为什么藏着掖着?\"
会议室瞬间安静。顾十七看到郑厅长在角落里微微摇头,郑敏则紧张地攥紧了钢笔。
\"马专员,\"顾十七站起身,\"您种过地吗?\"
\"什么?\"
\"一块荒了十年的地,突然施三倍肥料,会怎么样?\"
马专员被问住了。
\"会烧苗。\"顾十七自问自答,\"科学改革就像种地,要讲究循序渐进。\"
他展开一张精心准备的图表:\"第一年改良土壤,第二年优化品种,第三年配套技术跟上...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。\"
图表上,一条平缓上升的曲线旁标注着各种技术参数,看起来专业得令人无从质疑。
\"说得好听!\"马专员冷笑,\"谁知道是不是在搞什么小动作...\"
\"马专员,\"郑厅长突然开口,\"您是在质疑科学规律,还是在质疑林副省长亲自肯定的渐进式改革?\"
这个反击太致命了——马专员上周刚传达过林副省长\"稳妥推进\"的指示。
1983年秋,当青山大队的稻谷亩产正式突破一千斤时,再也没有人敢质疑什么。
庆功会上,顾十七被社员们高高抛起。他在空中看到郑敏站在人群外围,手里捧着第一株\"新华3号\"稻穗,眼里含着泪光。
老李凑过来,身上还带着新酿米酒的香气:\"顾技术员,现在能说实话了吧?三年前那些粮...\"
\"嘘——\"顾十七指了指自己的新房——一栋刚刚落成的青砖瓦房,\"这就是实话。\"
远处,马专员正灰头土脸地带着调查组撤离。他们查了三天账,却发现青山大队的\"明账\"完美无缺,甚至还有意压低了部分产量。
\"真奇怪,\"马专员嘟囔着,\"明明听说他们...\"
他的话音淹没在欢庆的锣鼓声中。顾十七接过郑敏手中的稻穗,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,轻轻说了句只有她能听见的话:
\"现在,可以更快了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