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2章 宫内端午,三份奏则(二)(2 / 2)

朱有建闻言,唇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,笑骂出声,眼中却满是期待:

“你这老货,莫不是怕朕临时变卦?行了行了,准了!”

许大匠心里头跟揣着十五个吊桶似的七上八下。

他比谁都清楚,蒸汽轮机的制造耗时长久,而这位圣上平日里最是说变就变,朝令夕改的事儿可没少发生。

瞧瞧皇庄那边制造火器,每日都争分夺秒地赶工,即便如此,皇帝还非得亲自住在皇庄盯着进度。

自家这蒸汽轮机,制造周期按月来算,时间一长,真怕皇上哪天一个念头闪过,就收回成命!

这不,过去半个月,许大匠领着工匠们日夜赶工,眼睛熬得通红,终于紧赶慢赶制出一艘一百料的小船。

他还特意将船弄成龙头龙身的模样,威风凛凛。

那精巧的蒸汽轮机藏在龙身里头,左右两只大桨好似龙爪般霸气十足,大桨之间各有一只机轮,精巧又暗藏玄机。

船身两丈长,甲面宽五尺,吃水三尺。

为了避免龙体过重,他绞尽脑汁,最后想出用竹篾糊纸,再细细上色描绘的法子。

这一番折腾下来,可真是把许大匠折腾得够呛,每一处细节都浸透了他的心血与担忧 。

现在得到了准话,听音里的意思,主子还挺高兴,一颗悬着的心算是回到胸腔里,喜意立即就上头,他直起身后又向主子行了礼,然后转身跑走了。

朱有建目光跟着他,暗自叹气,都是能够干实事的人,大明不缺乏科技,也不缺乏传承,奈何从上到下,根本就没有人真正在乎。

朝臣盯着自家利益,党争不断,争来争去都是为了眼前既得利益,却不知道西洋人偷着华夏技术,就要真正崛起了。

在八里庄的几日,与鲁有林的交谈,朱有建以为是自己送来了子母弹的先进理念。

却被鲁有林的说法击碎念想,子母弹早在宋朝就已经有了,那时的名字叫“鸳鸯弹”,很形象的名称。

至于大炮的发明,也是宋朝首创,襄阳城下蒙元皇帝蒙哥被炮弹炸到重伤垂死。

抗倭名将戚少保在前人基础上制造出,适用于野外作战的“虎蹲炮”,将耍武士刀的倭寇成片炸死,在关外,将鞑靼骑兵炸得远遁漠北。

没有想到,火炮在大明朝没有更加深入研究,反而买椟还珠地仿造西洋人的火炮。

巳时中刻,太液池水波轻漾。

那艘承载着许大匠无数心血的龙舟,宛如一条蓄势待发的蛟龙,缓缓驶入池中。

许大匠最得意的干儿子身姿挺拔地立于船头,眼神专注而坚定。

随着一声令下,他利落地点火,稳稳握住舵柄,刹那间,机轮飞速转动,将池水搅动得翻涌不息。

龙舟也仿若被唤醒的灵兽,缓缓脱离岸边,向着岸与琼华岛之间的开阔水域驶去。

约莫半刻钟过去,原本安静划动的大桨突然开始有力地做着往复运动,龙舟如离弦之箭,速度骤然加快,紧接着灵巧地绕着琼华岛疾驰起来。

岛上、岸边众人的目光,皆被这水中飞驰的“蛟龙”牢牢吸引。

水浪高高溅起,真像龙腾于水花中,忽隐忽现。

此时,许大匠神情激动,猛地挥出手中令旗。

船上的干儿子望见信号,立刻开始了精彩绝伦的表演。

但见龙舟龙头大张,霎时间,青色烟雾如轻纱般袅袅飘出,紧接着赤色、黄色、白色、蓝色烟气依次喷涌而出,色彩斑斓,层层叠叠。

龙舟载着五色彩烟,恰好绕行琼花岛一周,那升腾而起的烟雾在空中交织缠绕,化作巨大的螺旋状五彩云团,而后如绽放的烟花,向着四面八方缓缓散去。

五彩霞光映照在太液池上,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,美得令人心醉,众人不禁纷纷发出阵阵惊叹。

许大匠眼中精光一闪,双手再次用力挥舞令旗,动作干脆利落,宛如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。

刹那间,龙舟左右两侧,自龙身鳞片间“唰”地探出十根精巧小管,管口同时迸出彩烟。

赤橙黄绿青蓝紫,各色烟雾如灵动的绸带,在天光中交织翻涌。

随着龙舟绕着琼华岛疾驰,彩烟如同被赋予生命般,渐渐织成一圈绚丽的“彩绸”,将琼花岛温柔环绕。

霎时间,整座岛屿仿若坠入梦幻仙境,亭台楼阁在五彩氤氲中若隐若现,宛如蓬莱仙山落人间。

朱有建双目发亮,兴奋得连连拍掌,爽朗笑声震得四周空气都跟着震颤:

“妙!实在是妙不可言!赏!重重有赏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