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0章 回归盛京,兄弟反目(四)(2 / 2)

朴应智的声音微微发颤,眼中满是期待,双手局促地在身前绞来绞去,仿佛不知道该放哪里才好,模样既紧张又透着一股执拗。

高宇顺听了这话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
自家这便宜干儿子,竟有这份心思,实在是没白疼。

王承恩在一旁,眼神中闪过一丝羡慕,如此这般有眼色的干儿子,那可是多少太监梦寐以求的啊。

而王德化则暗暗握紧了拳头,心里盘算着,高宇顺居然这么有福气,嫉妒地无以复加,甚至动了想把这孩子抢过来的念头。

朱有建却是当场愣怔在那,眼睛瞪得老大,嘴巴微微张开,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。

他在心里暗自嘀咕:

这天下竟还有人上赶着要做公公?

以往都是想尽办法逃避净身之苦,这朴应智倒好,主动求着要当太监,真是奇了怪了。

“你……为何有此想法?”

朱有建回过神来,目光紧紧盯着朴应智,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端倪。

朱有建微微挑眉,目光饶有兴致地落在朴应智身上,声音沉稳而有力:

“朴应智啊,以你的功劳,朕可许你官职,做朝鲜安置史,品级可达正四品,这可是个肥差,你好生思考后再答复!”

他本以为这番话能打动朴应智,毕竟正四品的官职,在常人眼中可是求之不得的荣耀,既能光宗耀祖,又能手握实权。

然而,朴应智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,“噗通”一声再次跪倒在地,声音坚定而急切:

“小人多谢大皇帝主子青眼,小人愿奉干爹,入干爹门下,请大皇帝主子成全!”

他的眼神中满是决绝,仿佛成为高宇顺的门下之人,才是他此生最大的心愿。

朱有建见状,眼睛陡然一亮,脸上绽开了笑容,那笑容中既有对朴应智这份忠心的赞赏,也有对高宇顺的恭喜之意:

“恭喜高爱卿得麒麟儿,特许入你门墙,赐姓‘高’!”

说罢,他轻轻拍了拍龙椅的扶手,似乎对自己的这个决定很是满意。

高宇顺心中一阵感动,眼眶微微泛红,连忙起身跪倒在地:

“谢陛下隆恩!臣定当教导犬子,为陛下尽忠效力!”

一旁的朴应智,此刻已是满脸喜色,听到自己被赐姓“高”,心中更是激动不已,叩首谢恩后,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高宇顺的孺慕之情。

殿内的气氛一时变得温馨而融洽,仿佛一场新的缘分,就在这简单的对话和恩准中悄然开启。

高宇顺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,声音带着哽咽:

“陛下隆恩,臣粉身碎骨难报万一!”

起身时眼眶通红,颤抖的手紧紧握住朴应智的胳膊,将他从地上扶起。

这一跪,既有对皇恩浩荡的感激,更藏着半生漂泊后得亲子的震颤。

朱有建把玩着案头的和田玉扳指,神色逐渐凝重:

“曲阜孔家,自诩万世师表,实则是山东私田最大的蛀虫。”

他猛地将扳指拍在龙案上,震得茶盏里的茶水溅出,

“让他们离开曲阜祖地,定会搬出三纲五常的大道理。

高爱卿,你得想法子,既不能坏了朝廷名声,又要把地腾出来!”

说到此处,他目光扫过躬身聆听的高氏父子,放缓语气:

“应智这孩子,跟着你一路奔波,先去凤阳府办手续,多歇养些日子。

朕要的是能征善战的干将,可不是病秧子!”

随即话锋一转,声音冷了几分,

“北直隶的动迁已见成效,山东之后,便是南直隶与江西。

左良玉拥兵自重,若是不识时务……”

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,

“陕北的百万亩荒地,可不是给不识抬举的人准备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