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京的议事大帐内,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。
清廷七旗的旗主们与女真各部的首领围坐一堂,个个面色铁青,眼中怒火熊熊燃烧。
多尔衮叛逃之事,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千层巨浪。
“那多尔衮狼子野心,竟敢做出此等背叛之事,必须将他捉拿回来,碎尸万段!”
一位女真首领猛地站起身,拳头狠狠砸在桌上,震得茶盏都跳了起来。众人纷纷附和,激昂的声音在帐内回荡。
然而,愤怒过后,现实的难题摆在眼前——
谁去捉拿多尔衮?
帐内一时陷入了沉默,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在思索着这个棘手的问题。
过了好一会儿,罗洛浑缓缓开口:
“此事不可莽撞,多尔衮狡诈多端,身边又有正白旗精锐相随,贸然出兵,只怕讨不到好。我们得从长计议!”
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这时,一位女真首领站起身来,目光坚定地说道:
“要想捉拿多尔衮,首先得找到他的踪迹。如今他出逃而去,人生地不熟,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。
我们应先派出得力的探子,去南面打探消息,等掌握了他的具体位置,再做打算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都觉得有理,纷纷表示认同。
于是,所有首领统一了意见:
得先找到多尔衮,才能做出应对。
一场针对多尔衮的秘密搜寻行动,就这样悄然展开了……
盛京之内,喧嚣如沸,多尔衮出逃的消息不胫而走,像野火般迅速蔓延。
众人皆在议论纷纷,可他究竟逃往何处,却如一团迷雾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无奈之下,一道道令旨从盛京发出,快马加鞭送往诸城各处,试图从茫茫天地间寻得那关键的蛛丝马迹。
有人在议事时振振有词地分析着:
“那多尔衮再是胆大包天,也断不会往科尔沁方向去。
科尔沁盟正满是怒火地要将他碎尸万段,他去那里,无疑是自投罗网,寻死路罢了。”
众人纷纷点头,深以为然。
又有人接着说道:
“明国方向他也去不得。
如今山海关把控严密,没有入关的通路,他带着那么多人马,根本无法悄无声息地进入明国境内。”
众人再次附和,觉得这分析十分在理。
排除了这两个方向,大家的目光便聚焦到了剩下的两个可能。
“这么看来,就只剩下建州和宁海(辽东半岛)这两个方向了。”
一位将领皱着眉头,目光深邃地说道。
众人低声讨论着,眼神中满是思索,仿佛要透过这重重迷雾,看穿多尔衮的心思,找到他的逃亡之路。
一时间,盛京的决策层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这两个方向,一场紧张的搜寻行动即将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展开。
在盛京的议事厅中,关于多尔衮去向的猜测激烈地进行着。
多铎目光炯炯,率先打破了沉默:
“诸位,我看那多尔衮逃往宁海的可能性极大。
想当初回师途中,他在那行营里就对走海路去明国劫掠一事念念不忘,反复谋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