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明史狱(1 / 2)

顺治十八年冬,湖州南浔庄氏宅邸的藏书阁漫出刺鼻腥气。双目已盲的庄廷鑨趴在《明史辑略》手稿上,笔尖朱砂混着鼻腔渗出的黑血,在“崇祯帝自缢煤山”一句旁晕开梅花状血渍。书案下的青砖突然松动,露出一截裹着人皮的《洪武宝训》——那是三日前他用祖传的“建文血砚”向幽冥当铺换的“禁书护符”。

庄廷鑨摸到当铺柜台时,指尖黏着未干的墨汁。柜台后的满人掌柜戴着镶翠瓜皮帽,辫梢系着顺治帝赐的东珠,手里把玩一柄顺刀:“庄公子要续写崇祯朝实录?可您这眼睛……”

“典当物:庄氏百年清誉。”盲眼书生将血砚拍在柜上,砚台凹槽里凝结着朱由检自缢那日的雨水,“所求满文本《明史辑略》避过‘建州’‘夷狄’诸词。”

掌柜刀尖挑开砚台底层的金丝楠木夹层,露出永乐年间方孝孺族人的血书残页2:“再加三条魂魄作利息——令尊、令弟、未来长子。”

子时梆响,当票上的夏代龙玺盖在庄廷鑨眉心,化作北斗第四颗星的光斑。

康熙元年春,归安知县吴之荣蹲在茅房翻阅《明史辑略》,纸页突然爬出百足墨虫。这破落举人亲眼见虫足在“努尔哈赤”名讳上蜷曲成“建州酋首”字样,狂喜着抠下自己两颗金牙:“典当物:十年阳寿,换此书现出原貌!”

当铺柜台从粪池浮起,掌柜捏鼻扔出个油纸包:“用这包‘墨玉粉’抹眼,自见庄氏删改痕迹。”

吴之荣涂粉后双眼赤红,见书中每个避讳字都化成挣扎的明儒冤魂。他连夜携书进京告发,却在刑部门口被粘杆处侍卫拦住——那侍卫耳后纹着北斗第四星,正是当年庄家失踪的幼子。

杭州弼教坊刑场,七百余块《明史辑略》雕版垒成祭坛。主审官看着被剐的庄廷鑨尸身,突然发现腐肉里钻出会动的铅字:

“崇祯”二字化作百足蜈蚣,“李自成”三字变成独眼蟾蜍。当铺掌柜的身影在血雾中显现,顺刀挑开囚犯朱昌祚的衣襟——其胸口嵌着庄氏血砚,正将受刑者的惨叫炼成满文活字。

“您用庄氏父子魂灵换满汉双版《明史》,可这书现在要烧了。”掌柜刀尖指向火堆。

朱昌祚狞笑撕开人皮,露出内层顺治帝密旨:“烧的是皮,存的是骨——四库全书馆地窖里,自有用你们当铺墨汁重写的本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