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7章 川蜀大劫,大西乱起(四)(1 / 2)

随着时间推移,成都城在张献忠的统治下,表面上呈现出一片虚假的繁荣景象。

街道上人群熙攘,商铺林立,货物琳琅满目。

张献忠置身于这般景象之中,满目皆是繁华盛景,心中的帝王优越感愈发膨胀。

他看向张德来的眼神愈发慈祥,往日倒竖的眉尾都垂落许多;

仿佛张德来就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,是他统治这大西朝不可或缺的依靠。

张献忠仿佛看到了自己统治下的大西朝,江山稳固,万世昌盛;

这种虚幻的美好让他沉醉其中,却不知这繁荣背后隐藏着多少危机。

九月二十二日,张献忠摆驾东门外。

大西皇帝威风凛凛,带着左右丞相,登上那高达九层的回澜塔。

站在塔顶,极目远眺,整个成都皇城尽收眼底。

红墙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,宫殿楼阁错落有致,仿佛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。

张德来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秀气的远望筒。

这远望筒是西夷所制,拥有五倍数的放大距离。

张献忠饶有兴致地将其持在手里,放在眼前。

透过远望筒,皇宫的宝顶仿佛触手可摸,那精致的构造与华丽的装饰让他惊叹不已。

他大笑着说道:

“西洋夷人,倒是制得一手奇淫巧技!”

旋即,他又想起什么,转头看向张德来,问道:

“德来,那些夷人还在聒噪吗?”

张德来赶忙恭敬地回答:

“回父皇,据探子来报,那些西洋夷人近日倒也安静,并无异常动静。”

张献忠听后,微微颔首,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,却不知,张德来转过脸的嘴角笑得邪意森森。

张德来站在塔楼上,目光落在东门城楼旗杆上那随风飘动的幡旗上。

风拂过,幡旗烈烈作响,仿佛鱼龙飞舞。

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,摇手一指,朗声说道:

“儿臣以为金色发丝,特别适合编织父皇的金龙帐!”

张献忠正沉浸在登高望远后的得意之中,听到张德来的话,不禁大笑起来:

“哈哈哈哈!

好!好主意!

那些夷人特别聒噪,居然叫朕信他们的劳什子教,还劝朕要善良,真是不知所谓。

朕倒要让他们看看,他们的言论在朕这里一文不值。

这金龙帐,朕要让他们知道,什么是真正的帝王威严!”

那笑声中,满是对张德来提议的认可与对所谓“西洋劳什子教”的不屑。

张献忠转身,目光投向镇江桥。

此桥九孔,白色的桥面在阳光的照耀下,宛如一条白龙蜿蜒伸展,似欲腾云飞走,气势非凡。

张献忠下塔后,脚步不自觉地迈向九孔镇江桥。

他踏上桥面,脚步沉稳而有力,手抚在桥栏上,感受着这桥的坚实。

栏柱上雕刻成鱼龙的装饰,昂首朝天,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。

此时,一旁的汪兆龄也走上前来,饶有兴致地抚摸着鱼龙雕刻。

忽然,他的手一顿,眉头微微一皱,看向鱼龙的异样之处。

仔细辨认后,鱼龙鳞纹居然像篆字,竟然是一段连续的文字。

他心中一惊,赶忙轻声念出:

“桥是弓,塔是箭,弯弓正射承天殿,鱼龙落,长弓折…”

这晦涩难懂的文字,如同一个神秘的预言,在空气中弥漫开来。

张献忠听到汪兆龄念出的文字,微微一怔,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与不安。

他转头看向汪兆龄,问道:

“此乃何意?”

汪兆龄沉思片刻,缓缓说道:

“陛下,臣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