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4章 顺庆伏击,播州战酣(四)(1 / 2)

张能奇起初进军重庆府时,那叫一个势如破竹。

一路势不可挡,连重庆府东南角的酉阳宣抚司,都被他轻而易举地屠灭。

之后,他又将其他六个部落土司一一剿灭,随后转道婺川,杀进了真州司。

可如今,他却陷入了播州宣慰司仁江南岸的困境。

并非是他攻不破播州城,而是仁江在此时迎来了秋潮。

播州本就是多山川的地区,此时到处都是泥泞之地。

大西军的火炮深陷其中,难以自拔,可又绝不可能丢下火炮转身就走。

这播州,曾经发生过杨应龙反叛事件,山民们个个彪悍无比。

他们自发组成十几人的小队,如鬼魅般不断滋扰大西军的营地。

张能奇见状,赶忙下令让水军砍伐毛竹扎成竹排,同时安排骑兵部队以百人队为单位,在各处巡逻防守。

不得不说,这样的应对策略十分有效,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山民的骚扰。

然而,播州的局势远不止如此棘手。

这里不仅有秋潮的困扰,还有那绵绵不绝的秋雨。

这与四川其他地界截然不同,播州的秋雨仿佛永不停歇,淅淅沥沥地下了个没完。

湿漉漉的环境让士兵们苦不堪言,也给大西军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阻碍。

大西军的营地内,士兵们望着连绵的秋雨和泥泞的泥地,眼中满是无奈与疲惫,他们不知道这场困境何时才能结束。

就在张能奇深陷播州宣慰司仁江南岸的泥沼时,秦良玉率领着逃命而来的白杆兵闯入了这片混乱之地。

秦良玉着实是个行事果断之人,面对当前局势,她毫不犹豫地拿出圣旨,高声宣布:

“我是土司大都督,你们都得听我的!”

播州各部虽远在各地,但对石柱秦良玉的大名早有耳闻。

在这局势混乱、各方势力各自为战之时,他们确实急需一个能统领全局、整合各方力量的首领。

秦良玉的到来,无疑是雪中送炭。

于是,九月二十二日,播州宣慰司各部迅速集结,纠结起五万大军;

在秦良玉的精心排兵布阵下,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仁江滩涂地,准备与张能奇的大西军展开一场对决。

秦良玉不愧是身经百战之人,排兵布阵颇有章法。

她的两个兄弟各领一万人马,如两把锋利的匕首,分别从东西两面迅猛夹击大西军。

马万年也不甘示弱,率领一万人作为先锋军,冲入敌阵,一时间,喊杀声、兵戈相击声交织在一起,震天动地。

而秦良玉自己,则亲率白杆兵及两万大军,绕到仁江北岸。

他们顺利渡河后,与张能奇的水军战成一团。

一时间,江面上水花四溅,刀光剑影闪烁不定。

张能奇此刻可谓憋屈至极。

连日来的阴雨天气,使得火炮的药引全部受潮,根本无法使用。

而白杆兵及其他土司军却丝毫不惧,其中两万精兵,以极其凶悍的姿态,与张能奇的大西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。

只见白杆兵们手握白腊杆枪,奋勇向前。

他们的枪法凌厉,招招致命,一时间,大西军的防线被冲得七零八落。

士兵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,与敌军短兵相接,鲜血溅满了沙滩和江面。

这场肉搏战,双方都杀红了眼,谁也不肯退让半步。

播州土司联军在仁江滩涂之战中大获全胜!

他们以伤亡三万的沉重代价,一举击破敌军二万,成功傲立在仁江岸头,迎来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曙光。

而张能奇这边,可谓是惨败而归。

他带着仅剩的八千多人,狼狈地逃进了大楼山中。

望着身后逐渐远去的战场,张能奇心中满是悔恨与不甘;